赋得古原草送别
白居易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【译文】
原野上的野草是那样茂密,
一年一度,枯一次又茂盛一次。
野火焚烧也不能使它们灭绝,
春风一吹,野草又生长了起来。
远处的芳草蔓延到古道边上,
翠绿的颜色连到荒凉的古城。
又一次要送别远行的人离去,
绿油油的野草也满含着惜别情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康震解读
这首诗是“赋得体”中的绝唱,也是白居易的成名之作,高起点的人生,缔造了他一生的传奇。按唐代科场考试规矩,凡指定的诗题,题目前须加“赋得”二字,相当于现在高考之前写很多练习的文章,这就是“赋得体”。所以此诗是白居易应考的一首命题诗作(故本诗诗题也作“草”),而且据传是白居易在十六岁时写出来的。
唐代科举考试阅卷,老师能看到考生个人信息,所以当时就通行一种推广方式——行卷,即在考试前两三个月,考生把自己从前满意的作品做成轴卷,拿给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看,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。白居易找的人是当时著名的诗人,著作郎顾况。顾况看了看白居易的名字,开玩笑道:“长安百物贵,'居’大不'易’。”但看到白居易的这首诗后,大加赞赏,改口说:“有这样的好文采,住哪儿都不难呀!”后来顾况就不遗余力地宣传推荐白居易,不久,白居易就享誉京城,最后果然科考中选,还在大雁塔内书写了“慈恩塔下题名处,十七人中最少年”的豪言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吉林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